cover_image

浅读财报之拼多多(一:利润表)

記是本 記是本
2024年11月13日 00:10

图片

本文主要看一下拼多多的利润表,包括收入、成本、费用以及利润的组成结构和增长速度,来对拼多多的业务有个初步的认识。

【1】收入

【1.1】核心业务和收入组成

拼多多的核心业务有三个:国内购物平台(拼多多App主站)、国内社区团购(拼多多App里的多多买菜)、海外购物平台(Temu)。拼多多的收入主要就来自于这三个核心业务。

根据拼多多财报的收入划分,收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二是交易服务收入,详细情况如下表。

图片

首先是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其实主要就是广告收入,主要来自拼多多App主站。拼多多App主站就是类似于淘宝的购物平台,里面有很多商家,用户可以在上面进行线上购物。

商家如果想要让自己的产品被更多的用户看到,就可以向拼多多投广告,将自己的产品放在更靠前的位置。商家投放广告是需要向拼多多支付广告费用的,这就是拼多多的广告收入。

而多多买菜和Temu是类自营的模式,本质上就是拼多多自己在卖东西,因此就不存在其他商家投放广告的情况。

其次是交易服务收入,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百亿补贴佣金收入:有一些百亿补贴的商品,拼多多会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2)多多买菜佣金收入:多多买菜是社区团购,其本质上拼多多从供应商进货,然后卖给用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收入是销售额减去进货成本,而不是销售额;

3)Temu佣金收入:Temu是一个类自营的购物平台,与多多买菜类似,也是从供应商进货,然后卖给海外的用户,收入也是销售额减去进货成本;

4)支付手续费:用户购物的金额中,拼多多会收取一部分的支付手续费作为收入。当然这些支付手续费,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对应的是拼多多的支付手续费成本(在后面介绍成本的时候会看到)。

整体来看,拼多多的核心业务和收入组成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1.2】收入增速

拼多多的总收入增速是非常快的(下图)。可以看出,除了21Q4和22Q1,总收入的同比增速都是超过30%,而且绝大部分是超过40%的,近几个季度的增速超过50%。

图片

对于分项收入来说,在21Q1及之前,广告收入的增速是高于交易服务收入的。但从21Q2开始,交易服务收入的增速就远高于广告收入的增速了。这是因为拼多多2020年8月上线了多多买菜以及2022年9月上线了Temu,这两部分的收入都计算在交易服务收入里。这也是拼多多的“第二增长曲线”。

【1.3】分项收入占比

我们首先看总收入和分项收入的走势(下图),从2023年开始,交易服务收入与广告收入的差距快速被拉小,到24Q1和24Q2,这两部分收入基本上各占50%了。

图片

从下图的两部分收入占比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交易服务收入的占比在21Q4之前都不超过20%,之后开始快速增加。

图片

【1.4】第二增长曲线

为什么交易服务收入增长如此之快,以至于成为拼多多的第二增长曲线呢?

其实不难理解。首先,多多买菜和Temu都属于新业务,其总销售额(GMV)增速自然是更快的。而且,由于多多买菜和Temu是佣金收入(销售额-进货成本),GMV转化为收入的比例(take rate)是更高的。

比如,进货成本占销售额的90%,那佣金收入就是10%的销售额,take rate就是10%。而广告收入的take rate(广告收入/GMV)基本是在4%以下。

下图是拼多多近些年的GMV以及take rate和广告take rate。可以看出,take rate从2022年的3.92%快速上升到2023年的6.11%,远大于广告take rate的增幅。这说明多多买菜和Temu贡献的GMV确实具有更高的take rate,从而大幅拉升了整体的take rate。

图片

(注:2021年后拼多多就不再公布GMV数据,因此上图中的22年和23年数据是媒体或券商的推测数据,并非官方的GMV数据。)

当然,广告take rate的增幅也挺大的,从3.09%到3.79%,说明拼多多在23年大幅增加了广告的take rate。

【2】成本

【2.1】成本组成

拼多多的成本包括两部分:1)支付处理成本;2)平台运营成本。

支付处理成本很好理解,就是给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费用,比如: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平台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商品销售成本及费用、履约成本、商户支持服务、带宽及服务器成本、摊销、折旧及维护成本、工资、员工福利、股权激励费用、呼叫中心、附加费及其他直接归因于线上平台服务的费用等。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履约成本,履约成本(配送成本)是多多买菜和Temu的重要成本。因为多多买菜和Temu是类自营的模式,其将商品配送到客户手上的费用是拼多多自己出的,记为履约成本。

【2.2】分项成本占比

下图是两项成本的占比,可以看出主要的成本是平台运营成本,占比达到90%左右。

图片

【2.3】成本增速

下图是成本的同比增速。可以看出,23Q1开始,成本的增速是高于总收入的增速的,且与交易服务收入增速更加接近。这说明,近几个季度成本的增长主要是交易服务收入增长带来的,对应的是多多买菜和Temu的增长。

图片

【2.4】毛利率

由于成本的增速高于总收入的增速,因此近期的毛利率整体是从70%+下降到了60%+。这说明多多买菜和Temu的毛利率比广告收入的毛利率低。

图片

【3】费用

拼多多的费用主要包括三部分:营销费用、一般及行政费用和研发费用。

【3.1】分项费用

从下图就可以看出,最主要的费用就是营销费用。营销费用主要包括广告投放费用、百亿补贴的费用、以及相关人员的薪资福利等。

图片

【3.2】费用增速

虽然看上去总费用的增速也挺快的,但实际上费用增速基本上都是低于总收入增速的(下图)。

图片

【3.3】费用率

从费用率(总费用/总收入)的角度来看,费用率是一直下降的趋势。这从总收入增速比费用增速高就可以得到。

图片

【4】经营利润和净利润

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后就是经营利润,代表的是主营业务的利润。

经营利润加上其他各项收入,再扣除掉其他各项支出以及所得税后,就是净利润了。

比较巧合的是,拼多多的经营利润与净利润基本上是重合的。

图片

最近几个季度,利润上升非常快,单季度的利润快速地突破100亿、200亿以及300亿。过根据管理层24Q2业绩会上的说法,未来利润可能是要下降的。

从净利率的角度来说,拼多多的净利率逐年上升,近两个季度已经超过了30%。未来,净利率能否维持住还有待观察。

图片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主要介绍了拼多多的利润表。

重要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的分享,仅供参考和交流,不保证正确性,更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启发,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浅读财报 · 目录
下一篇浅读财报之拼多多(二:主站未来的增长情况及估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記是本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