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登录用户才可以评论
学期开始时,佛罗里达大学摄影课的教授,将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是数量组,按照作业的数量评分;另一组是质量组,按照作业的质量评分。
数量组拍出100张合格照片为 A,90张为 B,80张为 C。
质量组只需要提交一张完美的照片,评分就基于这张照片。
如果你是摄影课的学生,你会选择哪一组?
学期结束时,教授发现,所有最佳照片都来自数量组。
数量组必须多拍,所以学生慢慢习惯了接受摄影的不完美,从一次次的实践之中,开始精通摄影,最终从许多次不完美的拍摄之中,诞生出一张完美的照片。
想想看,100次拍摄意味着什么:100次与光的对话、100次构图实验、100次的反思机会去检讨意图与结果之间的差距,然后进行调整。
相反的,质量组不得不苦苦学习理论,搞清楚如何拍出一张完美的照片,先掌握理想的构图,再探索最佳的技巧。他们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摄影知识,却没有培养出那种只有反复按下快门才能获得的直觉。
这就好比,质量组是地图专家,而数量组是探险家。学期结束时,质量组可以告诉你为什么某一张照片很棒,而数量组拍出了这样的照片。
学期开始时,佛罗里达大学摄影课的教授,将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是数量组,按照作业的数量评分;另一组是质量组,按照作业的质量评分。
数量组拍出100张合格照片为 A,90张为 B,80张为 C。
质量组只需要提交一张完美的照片,评分就基于这张照片。
如果你是摄影课的学生,你会选择哪一组?
学期结束时,教授发现,所有最佳照片都来自数量组。
数量组必须多拍,所以学生慢慢习惯了接受摄影的不完美,从一次次的实践之中,开始精通摄影,最终从许多次不完美的拍摄之中,诞生出一张完美的照片。
想想看,100次拍摄意味着什么:100次与光的对话、100次构图实验、100次的反思机会去检讨意图与结果之间的差距,然后进行调整。
相反的,质量组不得不苦苦学习理论,搞清楚如何拍出一张完美的照片,先掌握理想的构图,再探索最佳的技巧。他们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摄影知识,却没有培养出那种只有反复按下快门才能获得的直觉。
这就好比,质量组是地图专家,而数量组是探险家。学期结束时,质量组可以告诉你为什么某一张照片很棒,而数量组拍出了这样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