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回顾了一位开发者在一个半月高强度使用 Claude Code (CC) 后的感受。文章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 Vibe Coding 技术的迭代速度,揭示了 AI 如何促进快速的产品迭代;二是介绍了从传统的编辑器 AI 转向 CC 的体验,强调了命令行工具的主要优势,同时也指出 CC 的边界和长处。文章鼓励开发者利用工具提高效率,同时也需要适应和利用新的开发方式,而不是完全依赖 AI。
内容精简
Vibe Coding 的迭代速度
Vibe coding,即感应编码,是开发者与 AI 实时交互、快速迭代代码的过程。作者在使用 Claude Max 之后,见证了 Claude Code (CC) 在短短一个半月内给开发带来的快速变化。CC 的更新频率之高,堪称天方夜谭,在传统开发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作者由于 Anthropic 新的 weekly 限制感到烦恼,但仍然觉得保持使用 CC 是关键的总结。他认为,AI 确实提高了开发速度,但也加剧了竞争压力,人必须迅速适应这种变化。时间管理和思考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不能因此忘记处理代码的细致匠心。
从传统 Editor AI 转向 CC
在转向 CC 之前,作者体验过许多编辑器 AI,如 Cursor, Windsurf, GitHub Copilot 等。但在这些工具中,他认为 CC 给他的震撼最大。传统编辑器 AI 在与 AI 交互时,开发者很容易保持对代码的掌控。然而,进入深度的 Vibe Coding 状态后,这种随时打算直接写代码的心理反而阻碍了使用。此外,同步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挑战:AI 与开发者在当前文件和项目的不同步操作导致效率下降。
相比之下,命令行工具没有那些复杂界面,也无实时提示,却能深刻地理解并操作项目。CC 的震撼在于它可以无视 token 限制,在某些任务上表现出高效能。但是,编辑器 AI 和 CC 之间的本质区别更多在于方式上的选择,并且 CC 的强大之处在于 Anthropic 提供的高质量模型,使得其在许多任务上表现出色。
认识 CC 的边界和长处
虽然 CC 在许多复杂任务中表现优异,但仍有特定领域其表现不如专家。例如,它在分析和总结复杂代码逻辑、实现算法、搭建项目框架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当面对需要100%精确性的任务时,如变量重命名或具体的复杂重构,使用专门的 IDE 工具会更加可靠。此外,模型训练数据的偏差在不同领域的数据获取上会影响核心功能。因此,了解 CC 的强项和弱项对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从而可以更加灵活地改进开发过程。
问答
什么是 Vibe Coding?
Vibe Coding 是一种与 AI 实时交互的编码方式,开发者可以快速迭代代码,提高开发速度。它通过不断与 AI 互动来实现编写、修改和优化代码的过程。
为什么说传统编辑器 AI 与 CC 在体验上有很大区别?
传统编辑器 AI 在交互时允许开发者随时接管控制,但这种实时的控制反而成为进入深度 Vibe Coding 局限的阻碍。相比之下,CC 的命令行工具摆脱了界面和同步问题,使开发者难以直接干预代码修改,从而更专注于使用 AI 和依赖它的能力。
CC 在哪些任务上表现较好?
CC 在分析和总结复杂代码逻辑、实现算法、搭建项目框架等方面表现出色。由于 Anthropic 提供的高质量模型,CC 在这些任务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和高效的表现。
为什么在某些任务中 CC 无法与编译器 AI 竞争?
CC 在需要100%精确性的任务中,如变量重命名或具体的复杂重构,其表现不如专门针对这些任务的 IDE 功能。此时,使用 IDE 重构功能显得更为可靠。
摘要
本文回顾了一位开发者在一个半月高强度使用 Claude Code (CC) 后的感受。文章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 Vibe Coding 技术的迭代速度,揭示了 AI 如何促进快速的产品迭代;二是介绍了从传统的编辑器 AI 转向 CC 的体验,强调了命令行工具的主要优势,同时也指出 CC 的边界和长处。文章鼓励开发者利用工具提高效率,同时也需要适应和利用新的开发方式,而不是完全依赖 AI。
内容精简
Vibe Coding 的迭代速度
Vibe coding,即感应编码,是开发者与 AI 实时交互、快速迭代代码的过程。作者在使用 Claude Max 之后,见证了 Claude Code (CC) 在短短一个半月内给开发带来的快速变化。CC 的更新频率之高,堪称天方夜谭,在传统开发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作者由于 Anthropic 新的 weekly 限制感到烦恼,但仍然觉得保持使用 CC 是关键的总结。他认为,AI 确实提高了开发速度,但也加剧了竞争压力,人必须迅速适应这种变化。时间管理和思考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不能因此忘记处理代码的细致匠心。
从传统 Editor AI 转向 CC
在转向 CC 之前,作者体验过许多编辑器 AI,如 Cursor, Windsurf, GitHub Copilot 等。但在这些工具中,他认为 CC 给他的震撼最大。传统编辑器 AI 在与 AI 交互时,开发者很容易保持对代码的掌控。然而,进入深度的 Vibe Coding 状态后,这种随时打算直接写代码的心理反而阻碍了使用。此外,同步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挑战:AI 与开发者在当前文件和项目的不同步操作导致效率下降。
相比之下,命令行工具没有那些复杂界面,也无实时提示,却能深刻地理解并操作项目。CC 的震撼在于它可以无视 token 限制,在某些任务上表现出高效能。但是,编辑器 AI 和 CC 之间的本质区别更多在于方式上的选择,并且 CC 的强大之处在于 Anthropic 提供的高质量模型,使得其在许多任务上表现出色。
认识 CC 的边界和长处
虽然 CC 在许多复杂任务中表现优异,但仍有特定领域其表现不如专家。例如,它在分析和总结复杂代码逻辑、实现算法、搭建项目框架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当面对需要100%精确性的任务时,如变量重命名或具体的复杂重构,使用专门的 IDE 工具会更加可靠。此外,模型训练数据的偏差在不同领域的数据获取上会影响核心功能。因此,了解 CC 的强项和弱项对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从而可以更加灵活地改进开发过程。
问答
什么是 Vibe Coding?
为什么说传统编辑器 AI 与 CC 在体验上有很大区别?
CC 在哪些任务上表现较好?
为什么在某些任务中 CC 无法与编译器 AI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