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 登录

评论

只有登录用户才可以评论


1. 一段话总结

J.P.Morgan 发布《2026 长期资本市场假设(30 周年版)》,汇聚全球超 100 位专业人士观点,覆盖 20 种基础货币下 200 余类资产的 10-15 年回报与风险预测;核心围绕经济民族主义兴起财政积极主义回归的“变化格局”,指出技术(尤其是 AI)部署将驱动短期盈利与长期生产率,虽需应对通胀波动、利率冲击等风险,但全球平衡组合仍具韧性,全球股票预期年化回报 7.0%(USD)10 年期美国国债 4.6%黄金 5.5%,同时强调主动管理(尤其是公私市场)的机遇,以及基于目标的纪律性投资对实现财务目标的重要性。


2. 思维导图(mindmap)

## J.P.Morgan 2026 长期资本市场假设(30 周年版)
### 一、核心定位与前言
- 30 周年价值:全球 forecasting 基石,助力资产配置与目标实现
- 编制团队:超 100 位portfolio managers、分析师、策略师
- 覆盖范围:20 种基础货币,200+ 资产/策略
### 二、宏观经济假设(Resilient growth & warmer inflation)
- 增长预测
  - 发达市场:1.7%(2025 年 1.7%),美国 1.8%(降 0.2%),欧元区 1.5%(升 0.1%)
  - 新兴市场:3.7%(升 0.1%),中国 3.6%,印度 5.9%
  - 全球:2.5%(持平)
- 通胀预测
  - 发达市场:2.3%(升 0.1%),美国 2.5%,日本 1.7%(升 0.2%)
  - 新兴市场:3.0%(降 0.2%),中国 1.6%(降 0.5%)
- 核心驱动:财政积极主义、技术(AI)对冲劳动力短缺
### 三、公开市场假设(Resilient profits, higher yields)
- 股票:全球 7.0%(USD,降 0.1%),美国大盘 6.7%(持平),EM 7.8%(升 0.6%)
- 债券:10 年美债 4.6%(升 0.4%),投资级信用 5.2%(升 0.2%),高收益 6.1%(持平)
- 货币:美元高估约 10%,CNY、JPY 升值潜力大
### 四、私人市场与替代资产假设
- 私人股权:整体 10.2%(升 0.3%),大/超大 cap 10.2%
- 不动产:美国核心 8.2%(升 0.1%),亚太核心 8.4%(升 0.3%)
- 实物资产:黄金 5.5%(升 1.0%),全球基建 6.5%(升 0.2%)
- 对冲基金:多元策略 5.3%(升 0.4%)
### 五、投资过去与未来(30 年回顾与展望)
- 过去 30 年:技术(互联网/AI)、资产表现(全球股 8.3%/债 4.3% 年化)、市场民主化
- 未来 30 年:AI/区块链重塑投资,政策周期主导经济,公私市场融合
### 六、关键风险与投资建议
- 风险:财政紧缩、区域冲突、美元储备地位弱化、资本错配
- 建议:多元配置(跨区域/资产)、主动管理、关注通胀对冲资产

3. 详细总结

一、前言:30 周年版的核心定位

  1. 发布背景:J.P.Morgan 资产管理部第 30 版长期资本市场假设(LTCMA),延续 30 年“清晰、客观的全球预测”定位,助力客户制定 10-15 年战略资产配置。
  2. 编制规模:汇聚全球超 100 位行业领先的投资组合经理、研究分析师与策略师,覆盖 20 种基础货币200 余类资产及策略 的回报与风险预期。
  3. 核心观点:技术部署(AI 等)驱动短期盈利与长期生产率,需应对通胀波动、利率冲击及增长冲击,但全球平衡组合韧性充足,主动管理(公私市场)机遇显著。

二、执行摘要:变化格局与“一线希望”

1. 核心经济格局:经济民族主义与财政积极主义的博弈
  • 增长调整:美国劳动力约束导致趋势增长放缓,2026 年实际 GDP 预测 1.8%(较 2025 年降 0.2%),美与其他地区增长差距收窄;全球增长维持 2.5%,欧元区(1.5%,升 0.1%)、部分新兴市场增长上调。
  • 关键对冲力量
    • 贸易摩擦迫使出口国(德、日、中)刺激内需,推动本地化投资;
    • 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移民收紧)加速 AI 等技术 adoption,提振生产率。
2. 财政积极主义与企业投资:增长的核心支撑
  • 财政政策:后疫情时代“财政紧缩疲劳”下,财政积极主义(政府用税收、投资刺激经济)成为核心主题,欧元区取消“债务刹车”(德国)、美国维持高支出,预计带动私人投资(全球大企业现金储备达 4.6 万亿美元)。
  • 债务风险:财政扩张推高政府债务/GDP(美、欧元区等),但主要通过“期限风险溢价(term-risk premia)上升”体现,而非直接抑制增长。
3. 核心资产回报预测(2026 年,USD 计价)
资产类别 2026 年预期回报 2025 年回报 变化(bps) 核心支撑因素
全球股票(MSCI ACWI) 7.0% 7.1% -10 企业盈利韧性、技术投资、股息支撑
美国大盘股票 6.7% 6.7% 0 科技领先地位、R&D 投入
新兴市场股票 7.8% 7.2% +60 货币升值(如 CNY)、估值优势
10 年期美国国债 4.6% 4.2% +40 期限风险溢价上升、起始收益率提高
美国投资级信用债 5.2% 5.0% +20 发行人资质改善、无风险回报提升
黄金 5.5% 4.5% +100 通胀波动、央行购金需求
美国核心私人不动产 8.2% 8.1% +10 起始收益率吸引力、通胀对冲属性
私人股权(整体) 10.2% 9.9% +30 技术部署机遇、干火药(2.7 万亿美元)
  • 货币视角:美元仍高估约 10%(贸易加权),预计逐步贬值,利好非美资产(USD 投资者),非美投资者需重审外汇对冲策略。
  • 通胀对冲:通胀波动性上升,利好黄金、不动产、基建等“抗通胀资产”。

三、投资过去与未来:30 年演变与未来趋势

1. 过去 30 年(1995-2025):市场变革的核心脉络
  • 技术与数据:数据从稀缺到普及,投资成功从“获取信息”转向“解读信息”,市场民主化(被动基金、ETF、私人市场开放)。
  • 政策与监管:前 GFC 时代“去监管”→ 后 GFC 时代“再监管”,央行与财政政策对市场影响显著,经济衰退更“陡短”(V 型复苏)。
  • 资产表现:60/40 组合(股 60%/债 40%)持续贡献稳定回报,全球股年化 8.3%、全球债 4.3%;但 diversification 效益随时间减弱。
2. 未来 30 年:关键变革方向
  • 技术革命:AI(短期交易“AI 对 AI”,长期拐点需人力判断)、区块链(代币化提升私人资产流动性)重塑投资流程。
  • 政策周期主导:央行独立性或达峰值,财政赤字扩张,“经济周期→政治周期”,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加剧,但市场通常能消化短期冲击(60/40 组合震后 1 年跑赢现金概率 75%)。
  • 市场融合:公私市场边界模糊(ETF 推动私人资产民主化),主题投资(能源转型、人口结构)兴起,资产类别区分弱化,需通过“主题/因子/管理人”多元配置。

四、分领域假设详解

1. 宏观经济假设:增长韧性与温和通胀
  • 增长细分:发达市场(DM)增长 1.7%(持平),新兴市场(EM)3.7%(升 0.1%);劳动力短缺(美国劳动力增长趋近于 0)与技术对冲是核心矛盾。
  • 通胀细分:DM 通胀 2.3%(升 0.1%),EM 3.0%(降 0.2%);美国(2.5%)、日本(1.7%)通胀小幅上升,中国(1.6%)因需求端因素下降。
  • 全球通胀驱动因素:财政扩张(美+)、绿色转型(欧元区+)、贸易摩擦(全球+)、AI 降成本(全球-),区域分化显著。
2. 公开市场假设:盈利与收益率双支撑
  • 股票:营收增长(关联 GDP)、利润率韧性(AI 降本)对冲高估值,美国大盘(6.7%)、EM(7.8%)为核心配置,指数集中度担忧随技术“部署阶段”消散。
  • 债券:10 年美债收益率 4.1%(周期中性),回报 4.6%(近 GFC 以来最佳);高收益债(6.1%)受益于资质改善,新兴市场美元债(6.3%)具吸引力。
  • 货币:USD 逐步贬值,CNY(终端汇率 5.46)、JPY(118.34)升值潜力最大,AUD、EUR 小幅调整。
3. 私人市场与替代资产假设:结构性机遇
  • 实物资产:黄金(5.5%)、全球基建(6.5%)、全球运输(7.9%)受益于通胀对冲;美国 REITs(8.8%)优于欧洲(6.7%),亚太(8.1%)稳步增长。
  • 金融替代资产:私人股权(10.2%)中,大/超大 cap(10.2%)表现最佳;对冲基金多元策略(5.3%)、相对价值(5.7%)回报提升,受益于市场波动与错位。

五、关键风险与投资建议

1. 核心风险(影响 10-15 年趋势)
  • 下行风险:财政紧缩、区域冲突(北约/中国卷入)、美债技术性违约、美元储备地位弱化、网络攻击。
  • 上行风险:可再生能源加速部署、 productivity 复兴(技术+投资)、医疗突破(延长工作寿命)。
2. 投资建议
  • 配置逻辑:跨区域(非美资产)、跨资产(公私融合)、跨策略(主动管理),关注通胀对冲工具。
  • 核心原则:坚守“清晰目标、纪律性、风险管控”,避免“短期主义”,利用市场错位(如私人资产干火药)捕捉机遇。

4. 关键问题

问题 1:经济民族主义和财政积极主义如何重塑全球增长格局,并影响资产配置逻辑?

答案

  1. 增长格局重塑:经济民族主义(贸易摩擦、移民收紧)抑制全球效率,但催生“本地化投资”对冲——出口国(德、日)被迫刺激内需,美国劳动力增长放缓(2026 年 GDP 1.8%,降 0.2%),欧元区通过取消“债务刹车”、增加国防/基建支出(NextGen 基金未使用资金)将增长上调至 1.5%,美欧增长差距从 60bps 收窄至 30bps;全球增长维持 2.5%,EM 因印度(5.9%)、巴西(2.1%)等稳定表现微升 0.1%。
  2. 资产配置影响
    • 债券:财政扩张推高“期限风险溢价”,10 年美债回报 4.6%(近 GFC 最佳),发达市场债券夏普比率回升;
    • 股票:美国科技股(6.7%)受益技术领先,EM 股(7.8%)受益货币升值(如 CNY),国际多元化必要性上升;
    • 实物资产:通胀波动性上升使黄金(5.5%)、基建(6.5%)成为核心对冲工具。

问题 2:2026 年私人市场与替代资产的回报预测优于公开市场的核心原因是什么?未来需关注哪些风险?

答案

  1. 回报优势核心原因
    • 结构性机遇:经济民族主义与财政积极主义驱动“本地化基建、AI 部署、能源转型”,私人市场(如私人股权、基建)直接对接这些非公开投资机会,例如私人股权(10.2%)可通过收购科技应用企业分享技术红利,全球基建(6.5%)受益于政府 co-investment;
    • 风险溢价与流动性补偿:私人资产(如核心不动产 8.2%)因流动性较低享有“ illiquidity premium”,且长期租约对冲利率波动,风险调整后回报(夏普比率)显著高于公开市场(如美国大盘股 0.4 左右,核心不动产超 0.5);
    • 通胀对冲属性:替代资产(黄金 5.5%、运输 7.9%)与通胀相关性更高,能更好抵御当前“温和通胀+高波动”环境。
  2. 未来风险
    • 资本错配:财政与私人投资集中于特定领域(如 AI、绿色转型)可能导致产能过剩;
    • 流动性风险:私人市场“干火药”(2.7 万亿美元)集中投放可能推高估值,后续退出难度加大;
    • 监管变化:若私人市场民主化(如 ETF 接入)加速,可能削弱“流动性溢价”,压缩回报空间。

问题 3:未来 30 年投资环境的核心变革趋势(技术、市场结构、政策)对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核心启示是什么?

答案

  1. 核心变革趋势
    • 技术:AI 主导短期交易(“AI 对 AI”),长期拐点判断仍需人力;区块链代币化使公私市场融合,私人资产流动性提升;
    • 市场结构:被动/主动边界模糊,主题投资(能源转型、人口老龄化)兴起,资产类别区分弱化,“因子/管理人多元化”取代传统资产配置;
    • 政策:央行独立性下降,财政赤字主导经济周期,美元储备地位长期存疑,FX 对冲成为全球配置关键。
  2. 对投资者的启示
    • 个人投资者:提升“技术素养”(理解 AI 工具、数字资产),利用 ETF 等工具参与私人市场(如基建、PE),避免“本土偏好”(美元贬值背景下增配非美资产),设定“目标导向”投资计划(如退休、教育)而非追逐短期收益;
    • 机构投资者:构建“跨资产+跨策略”组合(如公开股债+私人股权+对冲基金),强化“主动管理能力”(捕捉市场错位,如 top-quartile PE 管理人 alpha),建立“多场景风险模型”(应对通胀/地缘/流动性风险),并关注 ESG 与主题投资的长期价值。
瓦白 2025-11-23 20:09:20